本文刊发于8月12日,《石家庄日报》头版转二版本报首席记者 范玉蕾 通讯员 耿 昭
“没有比人更高的山,没有比脚更长的路。”不论工作多平凡,做好本职就要一步一个脚印。
行走在职业与理想的路上,他更愿意做一名行者,走出属于他自己的职业风采。他先后荣获“全国民航技术能手”“全国民航金牌员工”“全国民航青年岗位能手标兵”“全国青年岗位能手”等全国性荣誉4个,“河北省质量标兵”等省级荣誉3个。
他,就是来自石家庄机场的安检员李学睿。
荣誉的背后,是一份沉甸甸的付出。备战全国职业技能比武那段时间,李学睿几乎全天待在实操培训室里,三五人一组进行模拟训练。比赛间隙,他没有像旁人一样选择回去休息,而是留在练习室,拿起道具和队员们一起探讨着动作要领。
“一整天重复着同一个流程,会不会很枯燥?”面对这个问题,他回答得很从容:“枯燥还是会有的,但是想想如何在技能上更胜一筹,只能多训练,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,每次收获都是不同的。”
2010年,李学睿怀揣着对民航梦的追求,毕业后来到机场做了一名安检员。9年的职业生涯,他见证并参与了一系列重大保障活动。
如今,活跃在安检工作岗位的李学睿,已经成长为一名班组长。“上班前一天晚上需要把勤务分配好,现场能开多少通道,每条通道需要安排什么资质人员,”一天的工作结束后,李学睿一边计划明天的工作,一边分配任务。
每天早晨起床,简单洗漱,整队登车,开始一天的工作。安检现场日平均过检旅客14000人左右,日平均检查箱包行李接近2万件。安检工作除了要保证“安全第一”,更要给旅客安心便捷的服务。因此,李学睿和他的团队在安全检查中要做到“快、准、稳”。工作至今,经他查获的违禁物品有上千件之多,其中不乏隐形点烟器、腰带刀、手机式点烟器等隐蔽式违禁品。
为做好“传帮带”,往往一天工作下来,已是身心俱疲的李学睿还要组织队员进行班后讲评。从岗位上下来,再“转战”图像室学习图像。每天,他都坚持学习到22时。
多年来,面对繁重复杂的图像判别,他坚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,对不明白、不清楚的问题坚持不放过。
在一次执行人身检查任务时,一名旅客通过安全门时触发警报。人身检查后也未发现有金属物品。“为什么安全门还会报警?”带着这样的疑点,李学睿坚持对该旅客脱鞋检查。果然,他们在鞋里发现了报警的源头——金属打火机。
追梦之路,行者无疆。在李学睿的笔记扉页,有这样的一行格言:“坚其志,苦其心,劳其力,事无大小,必有所成!”正是凭借对安检的热爱与执念,李学睿坚守着对旅客、对行业的安全职责与承诺,走出了人生的点滴精彩。
|